—124—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39卷)2023年第6期JournalofYuxiNormalUniversityVol.39No.6Nov.2023少数民族体育进中小学的实然困境与纾解路径李昊,丁先琼*(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中小学教育;实然困境;纾解路径[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不仅能使学生强健体魄,娱乐身心,对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新课程标准与双减政策下,通过政策扶持引导、资源调配、师资培训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破解云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中小学之实然困境,则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23)06-0124-05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既可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并使学校办学形成特色.对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来说,该项工作实施多年来,无论是实践与理论研究均有多方面的成果[1-9].因此,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厘清少数民族体育进入中小学的实然困境与纾解路径,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与双减政策a下,尤其是在近年来民族村寨旅游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需要在村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出来,需要学校教育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培养人才.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既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少数民族大省,现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150个民族乡.25个世居少数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其中有15个为全国独有的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无论是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是对云南体育教育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来说,均至关重要.而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1云南少数民族育进中小学的成就与实然困境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进入21世纪后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扎实推进,此后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村寨建设等,直至当下正在实施的乡[作者简介]李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与训练.[通讯作者]丁先琼,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与训练.a双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