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5期Vol.23No.5潍坊学院学报JournalofWeifangUniversity2023年10月Oct.2023―56―聚焦岗位能力,立足工作任务,优化混合教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韩淑玲1,姜韶华1,贾秋霜1,刘新玲1,李文杰2(1.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31;2.济南新助友联精工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300)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因其理论性强、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对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在教学中一度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用分离”的现象。本文以《机械设计基础》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开展了聚焦岗位能力、立足工作任务、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高职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产教融合;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4288(2023)05-0056-03《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装备制造大类包括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选用和设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能力,并着重训练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此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顶岗实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但因其理论性强、操作性高,对学生的数理基础、理解感悟能力和实际设计能力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用分离”的现象。鉴于此,针对双高计划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特点,课程组在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产教融合大背景下的完善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的高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对于机械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聚焦岗位能力,完善教学目标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的课堂综合表现、岗位关键能力达标、学习增值等进行学情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线上学习兴趣、职业使命感形成等方面逐步提高,但他们的设计计算能力不强,逻辑推断能力较弱,对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根据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分析,聚焦课程对应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等岗位的核心能力及典型工作任务,校企共同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1],如图1所示。*收稿日期:2023-04-23作者简介:韩淑玲(1967-),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