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6期2023年12月水土保持研究Research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Vol.30,No.6Dec.,2023收稿日期:2022-08-29修回日期:2022-09-19资助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20GL0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GL19128);南昌市社科规划项目(GL202006);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10453)第一作者:赵琪琛(1999—),男,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利用。E-mail:2291896354@qq.com通信作者:余敦(1975—),男,江西安义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E-mail:jxauyd@163.comhttp:∥stbcyj.paperonce.orgDOI:10.13869/j.cnki.rswc.2023.06.004.赵琪琛,余敦,王检萍.九江市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6):441-451.ZhaoQichen,YuDun,WangJianping.SpatialandTemporalEvolution,InfluencingFactorsandTrendPredictionofCarbonEmissionsfromAgri-culturalLandUseinJiujiangCity[J].Research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2023,30(6):441-451.九江市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赵琪琛,余敦,王检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330045)摘要:[目的]揭示九江市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探究其影响因素和未来变化趋势,进而为促进农业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九江市为例,基于农业物资投入、稻田种植、农田土壤利用、畜禽肠道发酵和畜禽粪便管理5类碳排放源测算2006—2020年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LMDI模型探究影响因素,并采用ARIMA模型预测了2021—2025年的变化趋势。[结果](1)九江市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呈先波动上升后持续下降的趋势,碳排放强度在2018年有所上升,其余年份均持续下降,各类碳源的贡献度为稻田种植>农业物资投入>农田土壤利用>畜禽粪便管理>畜禽肠道发酵。(2)研究期间,各县(市、区)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呈“六升五降”的变化趋势,所有县(市、区)的碳排放强度均大幅下降,降幅均高于50%;碳排放总量的核密度曲线向右移动且趋于平缓,极化效应有所减弱。(3)农业经济水平对农地利用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和劳动规模具有抑制作用,不同县(市、区)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4)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永修县、都昌县等8个县(市、区)农地利用碳排放在2020年之前达峰,修水县、德安县和共青城市在2021—2025年呈上升趋势。[结论]九江市农地利用碳排放有待进一步降低,未来应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