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生活BETTERLIFE1962023.10音乐是一种可以唤起情绪的外在刺激,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载体。创造和享受音乐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不需要接受音乐方面的专业训练就能够对其做出反应,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轻松感知音乐的节奏力度等要素。近年来,大量关于音乐认知的神经影像学证据表明,音乐涉及感知和动作之间的密切耦合,它的结构具有传达意义和情感的功能,镜像神经元作为一种感觉—运动神经元,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篇文章试图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探究镜像神经元系统介导人文/刘晓荷镜像神经元系统在音乐情感交流中的作用类音乐情感体验的机制。音乐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可以唤起不同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多感官的社交活动,它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音乐表达情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歌词,可以是声音强弱的对比,也可以是表演者的肢体动作。一般来讲,情感与重要的个人记忆有关,人们通过与某些特定事件的联系来获得情感意义,例如,当我们置身于冬天的街角或午后的图书馆,聆听某一段旋律时,可以记住一部最喜欢的电影或一段浪漫的相遇,感到温暖、活力,或者孤寂与悲伤。人们也会对外语歌曲产生情感共鸣,语言的不通并不影响我们理解音乐。另一个决定性证据是,世界上很多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都是器乐,没有歌词,音乐声音本身就具有情感意义。声音为何能引发情感并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和多样的影响?音调、音色、重音和节奏等简单的听觉参数如何能够传达如此丰富的信息?音乐情感体验的本质是极其复杂的,音乐的处理和表现涉及多种尚未得到充分描述的感知和认知机制。首INTOLIFE走进生活1972023.10先,音乐不仅是一组听觉信号,还是有目的、有层次、有组织的表达性运动行为序列。音乐与运动一直存在紧密联系,从击鼓到唱歌,再到精湛的器乐演奏,产生声音的物理振动和协调良好的动作对音乐演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音乐体验可以说是对有目的和有组织的运动行为序列的感知,这些动作序列能够使我们同步听觉信息,理解旋律背后传达的情感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处理运动与音乐的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有研究认为,人类镜像神经元系统(MNS)和边缘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人脑能够“理解”音乐信号的复杂模式,并为随后的情绪响应提供神经基础。因此,我们假设,这种人类镜像神经元系统支持抽象的音乐声音所引发的强大情感反应,它有助于我们在音乐和动作信息处理过程中进行类似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