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WHR202112222静脉与动脉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蒋超斌麻城市人民医院,湖北黄冈438300【摘要】目的:研究静脉与动脉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筛选112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意愿分入静脉组和动脉组,保持两组数量相等。静脉组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动脉组用阿替普酶进行动脉溶栓。将两组的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出血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方面,治疗后24h、治疗后3d、治疗后2周,动脉组评分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犘<0.05。在凝血功能方面,治疗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动脉组均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犘<0.05。治疗后,动脉组凝血酶原时间更长,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犘<0.05。在出血发生率方面,动脉组总出血率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犘<0.05。结论:静脉与动脉应用阿替普酶均可治疗急性脑梗死,但使用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改善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方面的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关键词】静脉溶栓;动脉溶栓;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急性脑梗死是突发脑血液运行障碍导致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1]。急性脑梗死发生早期,患者病灶中心的外缘会有一部分脑细胞存在挽救的可能,尽早开展治疗可以恢复这些脑细胞的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2]。血栓是阻塞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的直接原因,消除血栓即可开放闭塞的血管,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3]。目前临床溶栓途径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阿替普酶是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在静脉和动脉均可使用。因此本文对静脉与动脉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筛选112例参与研究。纳入标准:1)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2)发病时间不超过4.5h;3)治疗前无脑出血;4)股动脉搏动正常,可接受介入治疗。排除标准:1)心源性脑梗死;2)近半年内发生过头外伤;3)近3个月内有手术史;4)近1周有抗凝药物使用史;5)高血压或糖尿病无法有效控制;6)伴发癫痫;7)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8)急性脑梗死发病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9)阿替普酶使用禁忌。根据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