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023/07中国石化强大精神感召力荆门石化:“板车长途运输队”艰苦奋斗代代传历史是一种记忆,它珍藏过去,也联结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当下,更昭示未来。在荆门石化公司的厂史展览室中,有一幅板车长途运输队的照片。照片背后有什么故事呢?“板车长途运输队”精神1969年11月,经中央批准,在湖北荆门建设一座大型炼油厂,当时是国家抢建的战备项目,荆门石化就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开始兴建的。上世纪70年代初,在那“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荆门石化作为“大三线”的一部分,时间要求紧,施工条件差,必须是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以从一开始就遇到很多困难,经受着种种考验。板车,大家都见过,是一种人力车,那么长途又意味着什么呢?长途就是用板车到100多公里外的襄阳拉物资到荆门。有人要问为什么要用板车去那么远的地方拉物资器材呢?因为当时荆门还没有通火车。同样作为三线建设的焦枝铁路还没有建成。那时,汽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但会战初期仅有的几十辆解放牌汽车主要用来为已上马的几万名建设者采购生活物资和拉运其他建设物资。令下山河动,英雄聚拢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江汉平原开展石油大会战的命令一下,作为战备的荆门炼油厂建设立即得到热烈响应。四万多名参战将士从祖国四面八方涌进荆门这个小县城,大家都为参加三线建设而高兴自豪,并且情绪高涨,都想在这里大展拳脚。然而,人员上来后,施工条件还不具备,最为头疼的是施工物资器材运不进来。物资器材在什么地方呢?在襄阳东边的一个叫肖湾的小车站那放着。指挥部派了一个营的复转军人在那里装卸火车。小小的肖湾车站,堆积了近百万吨的货物,并且支援荆门炼厂建设的物资还在源源不断地运往肖湾,而荆门建设工地由于缺乏物资器材,工程难以开展,上级要求荆门炼厂建设抓紧再抓紧,必须在1970年10月1日出油。这个时候,荆门工地、肖湾车站两头着急,怎么办?是按部就班等铁路修通再建,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建设者们都在苦思苦想。这时,负责炼厂建设的主攻单位——国家建工六局的工人师傅大胆地提出一个设想:我们能不能先用板车到襄阳拉一部分物资先干着。他们主动向指挥部请缨组织板车长途运输队。对工人师傅的大胆想法,炼厂建设会战指挥部经过再三考虑,同意了请缨。于是,由建工六局的一个队组成一支几十人的板车长途运输队诞生了。他们带着干粮,拉着板车出发了。那个年代,从荆门到襄阳不仅没有高速公路,连水泥路都没有,从南到北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