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手外科杂志圆园23年9月第37卷第3期允韵哉砸晕粤蕴韵云孕砸粤悦栽陨悦粤蕴匀粤晕阅杂哉砸郧耘砸再Sep圆园23熏灾燥造37熏晕燥.3收稿日期:圆园22原09原29作者简介:秦军(1978-),男,副主任医师遥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在手部骨折中并不少见,共有Bennett骨折、Rolando骨折、关节外骨折、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骨骺分离等5型[1]。其基底部的粉碎性骨折由于单纯运用石膏固定后容易发生移位,稳定性较差;或采用外固定支架,操作固定难度较大、经济负担重。2016年5月-2020年8月,我们对12例第1掌骨基底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应用多枚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48~67岁,平均58.6岁。致伤原因:机器冲击伤8例,摔伤2例,交通意外伤2例。骨折类型为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时间为受伤后2h~5d。1.2手术方法骨折闭合复位:手术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完全生效后先在拇指放松位下对掌位轴向牵引,并左右小幅摆动利于第1腕掌关节囊收紧-松开复位,最后在掌骨基底部行掌、背侧挤压复位。由于多为粉碎性骨折,要注意保持好第1掌骨的轴向力线,避免屈曲或者过伸。监视下的固定:在C臂机监视下骨折复位后保持好第1腕掌关节间隙,第一枚克氏针置入根据骨折端情况:如果基底骨折块呈T形骨折,首先固定基底部的两块骨折块;如果是多块粉碎的骨折块,首先要固定掌骨断端以远和大多角骨以维持好复位后位置;后续的克氏针置入需根据骨折端的情况,置入经过骨折端的克氏针固定,尤其要固定第1,2掌骨间角,增加复位的稳定性(图1,2)。1.3术后处理术后结合支具保护,抬高患肢,利于消肿、止痛,适当输注甘露醇等对症治疗。疼痛消退后即可活动手部健康关节。术后定期换药。6~8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主观感觉逐渐拔除克氏针。拔除克氏针后即可功能训练,并逐渐恢复日常生活。2结果本组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40个月,平均26.3个月。后期X线片骨折均显示愈合,愈合时间6~8周,平均7.6周。1例发生针道感染,感染处的一枚克氏针给予及时拔除并定期换药,入针处愈合,其余针道未出现感染现象,不影响其他克氏针的固定可靠性,未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经过功能训练后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2]评定患者运动功能: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1.6%。2例患者对功能恢复不满意,主要是由于第1腕掌关节活动度减小后对拇指产生功能影响。·临床经验·文章编号院1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