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9期总第595期No.19,2023SumNo.595JournalofScienceandEducation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学的理论基础课,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课程。经络腧穴学实训课在针灸理论和针灸临床中起到关键性的桥梁作用,对培养和拓展学生的针灸临床思维和技能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在科学技术引发教学模式变革的大环境下,为了全面贯彻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人才能力培养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和意见,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融合数字信息化教学工具、通过翻转课堂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必成为针灸学科创新发展以及针灸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革命。1经络腧穴学实训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传统的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是以教师画经点穴为主,即先由教师画线定经、点穴,然后指导学生练习。实训教学过程延续理论课上教师“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学习和操作练习的时间被固定在课上,且过度依赖教师的“填喂”,普遍养成了上课学习、下课不学习或不主动学习的固化思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会灵活点穴,取穴依赖限定的“模特”,或依赖教师点穴,不会自主点穴。穴位解剖定位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脱节,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画经点穴的实操技能。经络腧穴学一般是在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第二年开课,学生虽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解剖学等课程的学习,但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仍然较为模糊。此外,学生将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迁移并运用到定穴、点穴过程中存在很大阻碍,尚未具备融合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具体感知的能力,因而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尤其是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常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加之穴位本身识记量大,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对经络腧穴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恶性教学形态。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实践初探李媛王耀帅朱世鹏金洵张新昌徐天成张洪兵(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与融合,引发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与发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对于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开展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及影响。基于对经络腧穴学实训课传统教学的情况分析,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