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慢病管理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逐渐明显,老龄化人口显著增多。只有同步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健康,才能够让每一位老年人安享晚年。受生活环境变化、衰老性病变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容易罹患精神障碍,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出现异常,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有哪些?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阿尔茨海默病☆类型特征一般在老年和老年前期发生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与年龄有着密切关系,男性患病率略低于女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隐匿性特征明显,认知功能减退与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根据患者生活能力的下降情况,可将其划分为痴呆前与痴呆两个阶段。患者在痴呆前阶段的主要表现有记忆力受损、学习新知识速度缓慢等,但基本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并不明显。痴呆阶段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严重,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治疗方法阿尔茨海默病难以被完全治愈,只能联合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延缓病情发展。其一是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控制精神症状。结合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选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如石杉碱甲、卡巴拉汀等,促使患者脑内乙酰胆碱水平得到提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抑郁、焦虑、妄想等精神状况,要及时利用氟西汀、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和喹硫平、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进行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治疗。严格控制初始剂量,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二是支持治疗,一些患者往往伴随并发症,如营养不良、压疮等,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其三是其他治疗,针对痴呆前阶段患者,可综合采取认知训练、饮食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使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得到延缓。总之,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时,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与症状,灵活选择治疗方法。☆生活管理为维持患者的身体健康,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其一是加强锻炼,每天坚持锻炼,既可以保持机体健康,又能够改善情绪。一些患者行动不便,可在轮椅、固定自行车的辅助下进行锻炼;其二是按时进食,患者由于认知功能受损,甚至会忘记吃饭。如果不能够按时进食,则会出现营养不良、脱水等症状。因此,家属应给予患者提醒和帮助,保持饮食规律;其三是参与社交,社交活动能够让患者摆脱孤独,有助于维持患者的整体健康。因此,患者要积极参与各类老年社交活动,如广场舞、下棋等,与人加强交流;其四是治疗其他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