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29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需求影响因素分析高红新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东平2715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同时伴随着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区护理是一种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和个人,以满足人们对健康、保健、护理等方面需求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我国社区护理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由于我国老龄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不平衡。因此,本文以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社区护理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关键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73.20引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随之下降。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发布的《中国老年人口信息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老年人口增加的同时,伴随着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水平逐渐下降,成为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社区护理模式发展迅速,并逐渐推广至全国各个地区。同时社区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1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社区护理现状我国社区护理发展时间较短,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步开展,而在1997年社区护理正式列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此外,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护理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社区护理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导致社区护理服务不到位、质量不高,无法满足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区护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将在未来成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社区护理机构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由于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