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老年临终患者生存期预测丁宇,李小鹰关键词:临终病人;生存期;姑息预后评分;姑息功能评价量表;姑息治疗预后研究模型;姑息预后指数;中国预后量表DOI:10.3969/j.issn.1009-0126.2024.01.027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7年1月发布了《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随后在2月连续发布了《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和《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这三个文件为安宁疗护在我国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1]。伴随着安宁疗护不断推进和蓬勃发展,临终患者即患有终末期器官衰竭和失智等慢性不可治愈疾病的患者及晚期癌症患者(预估照护生命期≤6个月)的生存期预测备受关注[2]。对于临终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群中的临终患者,能够相对精准的预测其生存期,不仅可以协助临床医护人员制定相应临床诊疗决策,也可以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充足的善后准备时间和条件。生存期预测是临终关怀准入的基础,生存期是指导治疗和护理决策的依据,相对准确的预测生存期既可以防止治疗不足,也可以避免“无意义”的过度医疗。生存期也是患者和家属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将对老年临终患者的生存期预测工具进行阐述。1常用评估量表在循证医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统计模型是基于预后因素的组合来预测个体或群体的生存风险,生存期预测常使用量表评估法对个体或群体进行评估。对于老年临终患者,特别是肿瘤、终末期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肾脏疾病、终末期肺病等患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量表有:姑息预后评分(pal-liativeprognosticscore,PaP)、姑息功能评价量表(palliativeperformancescale,PPS)、姑息治疗预后研究模型(prognosi-sinpalliativecarestudy,PiPS)、姑息预后指数(palliativeprognosticindex,PPI)、中国预后量表(Chineseprognosticscale,ChPS)及1年内死亡预测指数等,其中1年内死亡预测指数是专门适用于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较长期的生存期预测工具[3-4]。1.1PaPPaP是最早开发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多变量预后模型之一。评分由6个评分指标构成:呼吸困难、厌食症、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临床生存期预测(clinicalpre-dictionofsurvival,CPS)2~12周。不同项目赋分不同,总分值为0~17.5分,分数越高,预后越差。PaP根据患者的30d生存率将患者分为A:得分为0~5.5分,30d生存率>70%;B:得分为5.6~11.0分,30d生存率为30%~70%;C:得分为11.1~17.5分,30d生存率<30%。PaP也进行过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