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病毒是柯萨奇B组病毒,其次是埃可病毒和腺病毒,还有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肝炎病毒等心肌细胞坏死,间质水肿,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孤立性心肌炎(特发性心肌炎)【2008054A】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肌间质或小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早期心肌细胞较少发生变性、坏死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肉芽肿性炎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2014048A】以左心室、右心室或双心室腔扩大,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病理变化心脏重量增加,可达500-800g或更重(男性>350g,女性>300g)两侧心腔明显扩张,心室壁略厚或正常(离心性肥大)二尖瓣和三尖瓣可因心室扩张致关闭不全心内膜增厚,常见附壁血栓肥厚性心肌病【2015163X】是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肥厚、非对称室间隔肥厚、左心室充盈受阻和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心肌病病理变化心脏增大、重量增加,成人者心多重达500g以上两侧心室壁肥厚、室间隔厚度大于左心室壁的游离侧,二者之比>1.3乳头肌肥大、心室腔狭窄,左室尤其显著由于收缩期二尖瓣向前移动与室间隔左侧心内膜接触,可引起二尖瓣增厚和主动脉瓣下的心内膜局限性增厚限制性心肌病以单侧或双侧心室充盈受限和舒张期容量减少为特征。以心尖部为主。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由于致病力强的化脓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主要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引起急性化脓性心瓣膜炎,在受累的心瓣膜上形成赘生物赘生物主要由脓性渗出物、血栓、坏死组织和大量细菌菌落混合而成赘生物体积庞大、质地松软、灰黄或浅绿色,破碎后形成含菌性栓子,可引起心、脑、肾、脾等器官的感染性梗死和脓肿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020035A】主要由毒力相对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所引起(约占75%)心脏最常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特点是常在有病变的瓣膜上形成赘生物赘生物呈息肉状或菜花状,质松脆,易破碎、脱落血管由于栓子不含菌或仅含极少的细菌,细菌毒力弱,常为无菌性梗死栓塞最多见于脑,其次为肾、脾等变态反应因变态反应和(或)微栓塞的发生可引起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Osler小结败血症风湿病概论是一种与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常形成特征性风湿肉芽肿即Aschoff小体病变最常累及心脏、关节和血管等处,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病因和发病机制A组链球菌中的M蛋白质抗原与人心瓣膜和脑等组织存在交叉抗原性,可引起交叉免疫反应,所以,M蛋白被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