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研究翻译研究122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原则、策略与方法张欣蕾(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000)【摘要】本研究聚焦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央文献翻译原则、策略与方法。研究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尝试理清中央文献翻译宏观、中观及微观翻译生态环境定义与构成,最终提出并阐释中央文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原则、策略与方法。研究发现,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的中央文献翻译强调政治站位,宏观上遵循政治生态翻译原则,中观上以信息传递策略为主,微观上则依照具体文本特征以补充、加注、阐释等翻译方法为具体操作。【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中央文献翻译;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国家、人民开始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中国的一举一动也都会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但是,必须承认,在受到全球瞩目的同时,不免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蕴藏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发展道路的中央文献外译便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弥合文化差异、消除外界质疑、强化沟通理解,而一年一度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恰恰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起到向世界展示中国、介绍中国的积极作用,且其多语种译文每年一经发布,都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因此,本研究拟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视角出发,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双语版本为语料,剖析中央文献翻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生态翻译原则、策略与方法,旨在为中央文献外译提供新的研究路径。二、国内外生态翻译学述评生态翻译学是一门由中国翻译学者胡庚申提出的本土跨学科翻译理论,其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至2001年。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生态翻译学理论逐渐走入更多国内外译界学者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关注相关理论动态、从事相关理论的应用研究。回顾过去几年的生态翻译学发展态势可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的翻译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一)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作为一门中国本土衍生、发展的翻译理论,国内许多学者都曾围绕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建构、拓展进行过深入探讨,其中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包括胡庚申等。胡庚申认为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一门“以达尔文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探讨了‘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相关机理、基本特征和规律、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