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7期2023年7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CHINACONSTRUCTIONMETALSTRUCTUREVol.22No.7Jul.20231050引言参数化结构设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结构设计在方案阶段、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阶段的效率大大提高。结构设计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能够解决复杂建筑体型的结构布置,提高结构计算和方案优化的效率。李彦鹏等[1]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索了参数化技术针对不同设计阶段的应用场景。张谨等[2]总结了适用于自由曲面结构的数字化构形与优化、仿真分析和三维数字化制图等多项技术。龚敏锋等[3]根据改进的优化算法,总结提出了针对自由曲面的生成式参数化设计方法。吴琨营[4]基于Grasshopper和GhPython平台,运用参数化技术分别实现对自由曲面网格结构几何、力学性能两个方面的自动优化。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某景观塔项目结构参数化过程,提出了数字化结构设计与方案优化的重难点,为同类型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1工程概况及结构概况某景观塔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协同创新区,项目建筑面积为131.82m2,景观塔平面投影为不规则椭圆,投影平面尺寸为18m×13.5m,竖向高度为13.20m。景观塔由旋转楼梯、二层观景平台和双曲面屋盖组成。景观塔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本项目采用天然地基柱下独立基础及天然地基条形基础。根据建筑造型要求,本项目双曲面屋盖采用单层双向交叉网格结构,主体结构采用钢柱支撑主次钢梁体系,钢柱分为受力柱和非受力柱,其中受力柱采用外包式刚接柱脚,非受力柱采用铰接柱脚。为实现通透、轻盈的建筑效果,钢柱截面直径分别为245、152mm,钢楼梯与受力柱形成双向刚接关系,钢楼梯也为受力柱提供斜向支撑。2参数化结构模型生成2.1屋盖曲面网格优化初始结构模型屋盖网格为平面网格,网格均匀性、连续性有待优化。为形成屋盖网格结构的空间效应,本项目根据屋盖的建筑设计图提取结构特征线进行了曲面重建,基于面积不变准则将曲面展开成平面,并按照正交方向和径环向生成了两种不同的平面网格,最后映射回自由曲面,完成自由曲面的网格划分[5]。重建曲面和网格的过程如图2~3所示。图2屋盖四边形网格生成过程作者简介:汤足熠(199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参数化结构设计。景观塔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汤足熠(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10)摘要:为优化结构网格和构件布置,对重庆某景观塔项目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和分析优化。本项目提取建筑方案的结构特征,对屋盖进行曲面重建和网格优化,实现参数化模型和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