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CircuitsAnalysisandElectronicsIllustrated课程代码:学时数:64(课堂)+16(工程素质培养)学分数:4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适用学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执笔者:何松柏编写日期:2017.10审核人: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大类等系统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信号获取、信号传输、信号放大等处理所需技术手段的入门课程。本课程以电子元器件-基本电子线路分析方法-电子线路系统设计应用为主线,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电子电路基本特性及其原理,电子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典型基本电子电路分析及应用,建立初步电路综合应用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二、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对基本电子元器件及其构成的基本电子线路分析和设计学习,掌握电子线路基本概念和电路特点,掌握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半导体器件等效电路模型分析方法,学会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分析和设计电路,结合课程内容展开实验验证和电路设计,使学生获得电子线路基本理论和建立工程概念,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领域中的分析应用打下基础。三、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一)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7个大的板块,根据版块内容总的要求撰写相应教案。7个版块分别为基本元器件及器件模型、电阻网络、网络定理、非线性电阻电路基本分析方法、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分析、动态电路及瞬态分析、电路频率特性。在教学中建议(1)以典型电子电路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结合创新设计完成电路设计实践,并给出设计报告;(2)使用数学分析软件(如Matlab)以及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或Pspice等)应用于电路分析和辅助设计;(3)利用阅读材料或互联网+资源,扩展学生视野;(4)结合课程实验、课程外实践和挑战性课程(创新工程设计)提高电路分析设计能力。第1章基本元器件及器件模型(建议讲授8学时+2学时讨论)A本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掌握电路元件和元件模型,掌握元件约束,理解分布参数和集总参数关系,理解场到路的简化。B学生需自学的内容和准备复习麦克斯韦方程,了解实际器件,了解电路电子学相关历史(包括著名科学家、重大历史事件等)。C要讨论解决的知识点1、集总假设理解集总假设条件,理解电压、电流、功率定义2、线性元件及模型理解R、L、C模型,了解实际元件3、非线性元件及模型理解二极管、N沟道增强型MOSFET、集成运放模型,了解实际元件4、源理解独立源,理解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