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TVJOURNAL2023.11shiting影视剧研究空间叙事视域下《梦华录》对开封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李怡雯摘要:与其他媒介相比,影视古装剧能够构建出跨时空、具有特定历史指向的空间场域,与现实世界形成一种平行态势。以电视剧《梦华录》为例,其特有的近世性是剧作俘获大批观众,巧妙地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使城市成为影视剧现实投射的关键。该剧还在物理、精神和社会三个空间层面呈现出北宋东京与现代开封平行的双重景观,描绘出一幅极具宋韵的社会图景。这给未来开封城市形象的跨时空影视建构与传播指出了新的方向。关键词:空间叙事;《梦华录》;城市形象;影视古装剧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对“城市形象”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即“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一种个体印象,在经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才形成的主观印象”①,媒介在城市形象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城市形象的研究重点多为媒体表征层面,而对于城市中隐含的各种意义的空间层面鲜为关注,随着传播学界对城市形象的研究从时间角度转为空间角度,“城市空间作为媒介”的视角才逐渐受到学者们的注意②,并且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与现代空间相平行的“历史”空间所映射的也不仅仅是时间概念上的“过去”,空间上的“过去”也被呈现出来。映照福柯所说的“当下的时代将可能首先是空间的时代”③,我们通过影视所感受到的历史空间也表征着现实空间的意义。《梦华录》讲述了在北宋东京背景之下几位小角色的成长历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立体、多维、跨时空的开封形象,对于城市形象的影视传播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将空间划分为客观的物理空间、主观的精神空间和社会的实践空间。本文以此为参照,将热播剧《梦华录》置于该理论视域下,分析其勾勒出的城市形象。一、开封城市形象与《梦华录》(一)开封城市形象作为八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开封以不同朝代的差异性历史状貌,成就了其特有的历史“饱和度”。北宋时期,开封被称为“东京”“汴梁”,在当时可谓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开花”。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一段广为传诵的诗篇:“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④除了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