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民办大学英语教学路径探析——以《英语中级写作》为例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上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并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应用型本科大学以应用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岗位,解决实际问题和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2]然而,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应用型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变革,专业课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一方面要遵循课程思政的专业规定性,使课程思政切实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必须经过教师消化、加工才能有效使用,才能形成鲜明的讲授特点和风格,提升育人成效。[3]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中级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英语中级写作》课程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写作陈思佚(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四川成都610400)摘要:笔者以《英语中级写作》课程为例,运用案例分析,论述如何将英语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应用型民办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PBL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国文化,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关键词:课程思政;应用型民办大学;《英语中级写作》;路径构建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研究中心)课题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PBL模式在英语专业写作中的构建”(项目编号:MBXH21YB340)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大学英语(专)II(项目编号:KCSZ2021052)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线上线下混合型校企共建课程模式研究——以英语专业《口语实践》为例(项目编号:CJF22019)阶段性成果。任务来引导学生,不仅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英语驾驭水平和思维能力,而且用英语进行有效输出,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实现思政育人目标。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各类英语文体写作,提升其写作实践能力,具备对各种英语文体结构的赏析和鉴别能力,而且还具有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写作中,学生有话可写,真实地表达情感,增强学习成就感,提高自信心,这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完全契合。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