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学第53卷第53卷第7期2023年7月新疆医学XINJIANGMEDICALJOURNALVol.53No.7July.2023·临床教学·课程思政融入PBL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部损伤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安玮,买买提吐逊·吐尔地,姚志涛*(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乌鲁木齐830054)中图分类号:R7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83(2023)07—896—03《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与专业性极强,知识点相对抽象难懂、涉及交叉学科及临床常见病种繁杂,导致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掌握程度较为欠缺,进而导致学习兴趣减弱,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内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以有效锻炼。结合学科及学情特点,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与重要任务。以“三全育人”为引领,在医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拓学生的领域视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实现立德树人、价值塑造的有利环节[1]。为有效实现《口腔颌面外科学》承载的德育培养目标,本研究以口腔颌面部损伤章节为例,将“程思政”元素融入以案例讨论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教学,探讨其在口腔颌面部损伤教学实践中应用价值及取得的良好成效分析,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校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两个班级期间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课程学习的学生90名进行分析。纳入标准:入组对象均为同时期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课程学习的本科学生,均知晓认可并同意加入此次研究。排除标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者;中途退出研究者。将参与研究的90名学生,以抽签方式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试验组45名学生中,男性28名,女性17名;年龄20岁-24岁,平均年龄22.7±1.3岁。对照组45名学生中,男性27名,女性18名;年龄19岁-24岁,平均年龄22.1±1.2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完成教学。按照大纲要求,由带教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法,通过传统多媒体理论讲解及临床示教完成,重点分析讲解口腔颌面部损伤常见病种、相关治疗方案等相关知识[2]。教师通过选取本章节相关病种典型病例,进行示范性教学,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专科查体等培训后,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查体及病例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出1人进行汇报病例诊断及治疗方案,汇报结束后由教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