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I美5时代美学2023/08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探析文/刘朋娜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高职院校中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蕴含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当下课改中课程思政有着较高的契合点,它的历史性、内容的延展性是兼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功效,对于提升学生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提供有效的支撑。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谈到家国情怀以及在全社会中弘扬和培育家国情怀。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下学生的三观函需涵育和巩固,家国责任的使命担当尤为重要,如何挖掘优秀的家国情怀元素,使青年大学生的三观于“润物无声”中得到厚植,从而达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提升。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国古代文学;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它具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催化剂和助推剂,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强针剂。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厚植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恰逢其时。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做好厚植青年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所必备的文学素养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都指向性地标识出古代文学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独特优势,为有效达成立德树人的任务提供助力。据笔者研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该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这些指导性文件都不同程度地提出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复兴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求。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元素和属性,同时家国情怀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的体现。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