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7期2023年7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CHINACONSTRUCTIONMETALSTRUCTUREVol.22No.7Jul.2023310引言当前,建筑节能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当前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一般需求结合能耗控制技术,再加上辅助性的电气监测程序,逐步形成一个可控的节能处理结构。刘晓君等[1]提出基于中国绿色建筑面积的面板数据,运用差异指数,自然断裂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绿色建筑面积的时空演化,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绿色建筑面积空间分布格局的驱动机制.段永辉等[2]认为:(1)碳排放,土地使用;(2)成本,土地使用(3)评估系统,可持续性。高震[3]探索了“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设计与发展路径。传统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模式通常是单一框架,不仅如此,单一建筑电气节能形式的实践应用效率较低,对于能耗的把控质量也较差,难以更好地保证建筑的电力应用[4]。为此提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绿色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所谓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指的是既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的和平协调发展,基本可以保证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大原则[5]。在此观念之下,不断扩大绿色建筑的电气节能的实际覆盖范围,逐步形成一个更加灵活多变的节能优化结构,消除存在的节能误差及问题,对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进行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增加其具体的实用性,更好地契合民众的需求[6]。通过高新技术的支持,健全建筑节能结构,达成节能、环保的绿色目标,降低电气损耗的同时,为绿色建筑电气技术的完善与创新奠定坚实基础。1设计绿色建筑电气节能可持续发展优化方法1.1建筑电气节能需要系数优化一般来说,绿色建筑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都会进行电力线路的设定,同时搭建多层级、多目标的电力内置结构,以此来确保建筑的日常的电力供应[7]。但是传统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标准,且节能的覆盖范围较小,导致电力节能持续性并不强。因此,此次结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先对建筑电气节能需要系数进行优化。考虑到不同负荷情况,针对绿色建筑的节能需求及标准,先计算出建筑配电的负荷值:2(1)Mxοαγ=−+×(1)式中:M表示建筑配电负荷值,O表示建筑单元标准值,x表示建筑层级,α表示负荷转换比,γ表示基础也用电量。结合实际的建筑配电负荷值,调整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环境。随即,以此为基础,结合建筑电力的日能耗量,划定需要系数的取值范围,同时测定估算出负荷计算的允许误差范围,一般需要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