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B·(理论)·专题教学专题开发“盐途四季”课程,推动幼小“双向奔赴”周雪肖雅兰【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连接,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幼小衔接中,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幼儿在情感、环境、习惯、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过渡与适应。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开设幼小衔接课程“盐途四季”,推动幼小间科学衔接、自然过渡、双向互动。【关键词】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盐途四季”课程【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910(2023)09B-0024-02【作者简介】周雪,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528校区);肖雅兰,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528校区)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小学,发自内心地对“小学生”身份产生认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把握衔接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幼小间有效互动,确保幼儿的身心协调、健康发展。幼小衔接不是“翻山越岭”,不能“迈大步”,不能急于求成。个体的成长遵循自然的节律不断“进阶”,恰如春夏秋冬四季变换:在春天,我们播下衔接的种子;在夏天,我们耕耘衔接的田地;在秋冬季节,我们在前期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幼小衔接的适应、内化,形成“四季约定”。由此,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开发“盐途四季”课程,确保幼小衔接在“实”字上下功夫、“深”字上见成效、“融”字上深研究。一、科学衔接,在“实”字上下功夫1.从国家站位看幼小衔接。“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依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目标指向,相关主体要切实改变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状况,通过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中小学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等举措,加强基础教育衔接实践研究,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让适龄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质量。2.从儿童视角看幼小衔接。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为此,幼儿园与小学要“双向奔赴”,增强不同阶段的过渡性与衔接性:幼儿园要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在大班下学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准备,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