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老防衰48警惕!小结石久拖成大麻烦⊙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中医医院泌尿外科王龙刚/周伟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较为常见的是:(1)饮食因素。某些饮食习惯可能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例如,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导致尿液中钠离子含量增加,从而促进结石的形成;过多摄入动物性蛋白质会使尿液变酸,增加尿液中草酸和钙的排放,从而增加结石的风险;过多摄入钙质可能导致尿液中钙的含量升高,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不喝足够的水会导致尿液浓缩,使结石形成的风险增加。(2)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以及肾小管酸中毒等代谢异常情况也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3)遗传因素。个体遗传倾向也可能增加患结石的风险。某些遗传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和高尿酸血症等,会增加结石形成的概率。(4)病理因素。一些疾病和病理情况也与结石形成有关。例如,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管功能障碍和尿路梗阻等情况会增加结石的风险。(5)药物。如大量服用维生素D、磺胺类药物及甲氨蝶呤等可引起尿液pH值改变,使尿液易形成晶体,最终沉淀形成结石。如果您出现以下症状,就要警惕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1)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或急性肾盂肾炎。(2)腰痛,并逐渐加重,可放射到下腹部及会阴部位。(3)尿常规检查出现尿蛋白或白细胞增多,呈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4)出现泌尿系梗阻的症状,如腹部肿块、发热等。(5)出现腰腹部或会阴部剧烈疼痛,并向大腿内侧放射。(6)有大量肉眼或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可见脓性分泌物。通常,为了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泌尿系结石,医生会采用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两种方法。其中,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其次是CT检查,尤其是CT的三维尿路重建技术,它能够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是否引起梗阻以及CT值,从而帮助医生了解结石的硬度。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等生化检查)则有助于医生了解结石形成的病因。例如,尿酸性结石患者的尿液中尿酸含量增高、pH值偏酸性,血液生化中有关尿酸代谢指标也会同步增高。泌尿系统结石虽然体积较小,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尿路梗阻。当尿路梗阻发生时,输尿管的扩张和蠕动会减弱,从而导致尿液排泄不畅。这会使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排出体外,滞留在体内,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尿路梗阻还可能引发腰腹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如果结石掉入肾盂内,可能导致肾积水。肾脏积水会影响肾脏的功能,使肾功能下降,并可能对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