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薪酬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息息相关,亦可影响临床学科的发展。公立医院绩效薪酬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1]。绩效管理体系是体现医院导向性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是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和体现医院定位的核心手段[2]。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方面确定了三级医院的量化考核指标,强化绩效考核导向,推动医院落实公益性。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从发展方式、运行模式、资源配置等方面对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建立了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5大类18大项的评价指标体系。某三甲医院作为市属三级公立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医院,承担着本市危急重症救治工作。医院呼吸内科作为省级重点学科,成为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学科高地建设项目之一。本研究将呼吸内科作为遴选试点科室,通过对学科病种结构、收入结构、设备使用情况及DRG指标分析,寻找学科发展瓶颈所在,旨在探索建立以绩效管理为基础,围绕成本控制、效率提升、效率优化等维度的运营管理实施路径与方法,推行经济运营管理的强化改进,不断加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3]。1精细化绩效管理措施1.1学科病种收治结构分析通过科室基于前十位顺位病种分析及区域内同类专科的DRG监控指标,找出管理缺陷与管理差距。科室病种结构显示,肿瘤化疗为主要病种,占18.27%;肿瘤化疗RW值较低,0.32左右;而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占15.43%;肺部感染占14.49%。因此科室业务结构导致科室出院患者病例CMI值较低,平均为0.78左右(见表1)。区域呼吸专科DRG数据比较显示,该院呼吸内科CMI值低于其他医院,结合呼吸内科出院病种顺位明细分析,显示科室CMI值水平与科室收治患者结构直接相关。区域内同专科DRG数据显示,该院费用指数最高,且次均药费明显高于其他医院同专科(见表2)。医院组织临床专家组进行出院病历专项评价,针对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进行专项督查,考核结果反馈至科室、治疗组长并限期整改。通过出院病例专项督查发现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缺陷,造成主诊断遴选错误、编码错误等占20%。通过反复约谈科主任,并在科主任目标管理责任书、重点学科评价体系中约定病种结构管理目标、编码员强化培训考核等措施后,科室CMI值明显提升达0.9283。1.2学科收入结构分析进行科室收入结构分析,评价学科专科项目开精细化绩效管理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