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范宇飞整本书精读与跳读阅读方法的实践运用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卓玲丽瑞安市滨江中学,浙江瑞安325200摘要: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基于文本特质和阅读重点,指导学生具体实践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一是通过抓住名著在叙述、情节、叙事结构上不断重复的特点,精读叙事结构的要素,跳读重复的内容。二是将研读“心”的修炼作为阅读重点,跳读无关的内容。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达到读薄、读深《西游记》的阅读效果。关键词:精读;跳读;叙事框架;阅读目标;《西游记》七上语文教材《西游记》名著导读介绍了精读与跳读的读书方法,指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但值得注意的是,精读与跳读内容的确定需要考虑文本特质和阅读目标。本文将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具体谈谈名著教学中精读与跳读阅读方法的实践运用。一、基于文本特质的精读与跳读(一)把握“重复元素”初中语文必读名著中,《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均为长篇章回体小说。从创作过程来看,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说书人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书人补充、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因此内容中尚留有说书人刻意煊染的痕迹,比如《西游记》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这些内容对情节本身并无补充作用,学生对此就可以选择跳读。还有一类不太明显但可以选择跳读的部分,即“重复元素”。从读者对象来看,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从唐传奇、宋话本发展至明清小说,经历了从雅到俗的转变,受众群体也由文人发展为普通百姓,因此至明清时内容已趋于通俗化,结构上也有了一套固定的叙述模式,同一本书有时还会出现不46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24.2少重复雷同的内容。通过对《西游记》的研读,笔者发现其重复叙事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叙述上的重复。《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中,孙悟空借到假芭蕉扇,唐僧一行人问他事情的始末,孙悟空把前述情节重新叙述了一遍。对这类不影响读者理解的情节和人物的内容,就可以选择跳读。2.描写上的重复。有学者指出,《西游记》中有一半以上的场面描写具有重复性,最典型的例子是双方的打斗场面,如第四回孙悟空厮杀巨灵神与第八回木叉行者与沙和尚对打,情节大同小异[1]。又如第六回有二郎神与孙悟空赌斗变化,第六十一回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