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国医疗器械信息|ChinaMedicalDeviceInformation论著Article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ncer,EC)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EC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四分之一左右,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1]。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EC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大约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持续增长,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2]。EC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不过涉及的发生病因比较多,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激素分泌紊乱、糖尿病疾病、体重指数过高、吸烟等[3]。病理检查是诊断EC的金标准,但是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且检查时间比较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4]。影像学方法常被用作EC的术前诊断,经阴道超声检查尤其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使用的是高频经阴道探头,能有效判别病灶与肌层的分界,还可有效显示子宫各层次解剖结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有很高的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祝亚芳福建省浦城县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福建南平353400)收稿日期:2023-04-20作者简介:祝亚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或者乳腺超声。文章编号:1006-6586(2023)16-0018-03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内容提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内膜癌(EC)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拟诊断为E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病理检查,并以此为诊断的金标准,判断价值结果。结果:90例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的图像清晰度评分都在6分以上,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清晰度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9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EC56例,其中Ⅰ期36例,Ⅱ期14例,Ⅲ期6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EC53例,MRI诊断为EC5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对EC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9%(52/56)、98.2%(55/56),特异性分别为97.1%(33/34)、100.0%(34/34)。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ECI期32例,Ⅱ期15例,Ⅲ期6例。MRI诊断为ECI期35例,Ⅱ期14例,Ⅲ期6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对EC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6%(86/90)、98.9%(89/90)。ROC曲线显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在EC患者的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929。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显示EC的图像清晰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