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余至萍(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盛小学,重庆万盛400800)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实中,许多家长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价值,包办代劳、以劳代罚、有酬劳动等,导致“重学轻劳”现象日趋严重,大幅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校尝试在家校共育合力下,构建劳动课程内容,创新劳动实践形式,深化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劳动评价形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课程;劳动评价;家校共育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自圆园员怨年以来,国家已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印发,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印发,更加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不仅重视“做”,也重视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让学生充分感悟劳动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虽然新时期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使命和灵魂,但纵观劳动教育现状,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人工智能时代的便捷让孩子缺乏真体验,足不出户,导致“流流汗”“弯弯腰”的行动力大大降低,孩子劳动意识薄弱,劳动习惯差、劳动技能欠缺;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不明确,内容机械单一,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也不强,核心素养在学校劳动教育中的渗透不够;大部分家长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价值,包办代劳、以劳代罚、有酬劳动等,导致“重学轻劳”现象日趋严重,大大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如何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习得劳动能力,促进健康成长?一、构建劳动课程内容,创新劳动实践形式学校以践行劳动教育为宗旨,构建丰富的劳动课程,将劳动融合书本,着力打造生活课程、劳动基地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一)打造生活课程,提升生活能力劳动教育要找好切入点,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接触和感受劳动教育的过程,学生才能从中收获成就感,学校要主动将劳动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劳动创造的美好。中盛小学将缘月设置为劳动月,定时间,定主题。通过组织“劳模进校园”“致敬平凡校园劳动者”“劳动感悟征文大赛”“评选班级劳动榜样”“组织劳动表彰大会”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的正确的劳动观点。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纳入课程规划,每周实施圆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生活自理勤动手”“生产劳动快乐实践”“服务他人齐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