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PRACTICE078高中生学习时间极为紧张,除了高考必修的六门学科,还有若干需修读的科目,且每天排除早晚自习、正课及跑操,只有少量的休息时间,课后自由支配的时间极少。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占有较大比重(满分150分中作文占60分),且对阅读理解及语言运用题也有影响。此外,完整的高中生作文一般要求不少于800字,学生构思加写作至少要耗费一小时左右,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难以见到的。那么如何在这种紧张的学习中训练写作?或许可以考虑见缝插针、化大为小、随时撰写、自由灵活的训练,这便是“微写作”。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微写作”应用到语文写作教学中是个有效的办法,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内容,不断探索与实践,合理运用“微写作”的教学模式,将长篇大论的写作分解,每次训练一个点、一个段落、一个要素,逐渐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一、什么是“微写作”“微写作”并非新生事物,我国古代的笔记、寓言、诗词、楹联、格言、铭文、随笔等都是文人墨客瞬间灵感迸发而形成的精短书面表达,其在当下也有广泛的运用,如微博、微信、空间说说、评论、短信、网络互动等,微写作的身影随处可见。“微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微”,即微小、微型、微妙,在写作上表现为文章内容少、文字语言比较精练等。“微写作”一般源于生活,以学习中的相关感悟或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依托,把瞬间的灵感融入文字中。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微写作”,可以节省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高中生随时观察生活、随时动笔写作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二、高中生“微写作”的部分实践方式(一)与重要节日相结合“微写作”可以与黑板报、手抄报结合,记录重大节日或活动,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都值得一写,写好后可作为素材使用。比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充满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引用一两句相关诗词,作一点阐释,发一点感想,就能完成一篇短文,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又训练了学生写作;再比如劳动节、国庆节、护士节、教师节、读书日、母亲节等现代节日也有较多的典故和内涵,学生也一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如此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还可以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开阔眼界。(二)与时事新闻相配合时事新闻是高中生必须了解的重要信息。了解时事、评论时事不仅是政治学科的必考内容,也是学生开阔眼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