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期*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减负’中的‘身体’关怀与生态重构”(课题编号:2023JKZD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冯合国(1972-),男,河南汤阴人,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身体教育学研究。姻冯合国摘要:身心对立的哲学思想引发了客观性知识、封闭性学习以及灌输式教育理念,进而衍生出基础教育过重的学业负担。具身认知强调人脑植于身体、身体融入环境,凸现了身心合一、人境相融以及交互主体的理论主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基础教育通过转变客观化知识观以彰显教学的身心关怀、打造具身情境以塑造开放式学习、转变灌输式教学以实现对话式教学,从而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关键词:具身认知;基础教育;减负;具身情境;对话式教学引用格式:冯合国.具身认知视角下基础教育减负的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6):17-22.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粤文章编号:1004-633X(2023)26-0017-06自《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称“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学界新一轮的减负研究呈现出热潮。从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减负研究内容经历了从建国初期行政性指令减负到改革开放时期针对盲目追求升学率[1]和高考压力下的学生减负[2],到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减轻过重学业负担[3],再到新时代多维度教学革新实现减负[4],减负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进路。在减负研究由外围因素到“内发式”[5]突围之路中,减负研究中的身心问题并未成为学界关注的核心话题。虽然学界曾有关于学生在学业过重负担之下的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和实证研究[6],也不乏从身体哲学的视角[7]和对学生身体的教育关怀对减负的探索[8],但亦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有效的破解之策。具身认知强调人脑植于身体、身体融入环境,凸现了身心合一、人境相融以及交互主体的理论主旨,为解析基础教育学业负担过重内生机理以及破解减负困境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域。一、离身化与学业负担过重的缘起囿于西方传统认知科学“重心抑身”的理论主旨,离身化教学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显著特征。在离身化认知理论的指引下,客观化知识观、封闭式学习观以及灌输式教学观成为引发我国基础教育过重学业负担的真正滥觞。(一)客观化知识观引发了过重的学业负担正如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在《客观知识》中所指出的那样,知识世界是离开人脑和人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