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11-13作者简介:王玲(1992-),女,四川营山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油气藏工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九点注采井网加密前后流场变化研究王玲1,徐宏光2,3,4,罗伟1,蒲草1,马毅超1(1.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637000;2.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3.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东营257000;4.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摘要: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后,采用加密调整井网提高原油采收率,井网调整后注采井间的流场会发生改变,流体流动规律变得更加复杂。以反九点井网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油藏井网调整模式,采用三维大尺寸物理模型研究反九点井网加密前后的流场变化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加密前各注采井间流场分布差异较大,受井间物性差异影响,主流线并不完全沿生产井方向分布,边井区域流线分布比角井密集,井网加密调整后,流场分布较为规整,但高渗透带转注井流线较为密集,水驱效率较高,低渗区转注井驱替效率较低。对于具有井间物性结构差的非均质模型,驱油效率受渗透率的影响。加密前渗透率越好的区域驱油效率越高,驱油效率增长率也越大;排状加密后,在一定渗透率范围内,由于水窜的影响渗透率越好的区域驱油效率反而越差。同时,加密后物性越好的区域,其水驱受效越快,并且物性差的区域受效良好。关键词:九点注采井网;加密井网;流场变化;驱油效率中图分类号:TE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23)07-0117-041引言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原油产量递减明显,采收率仅为30%左右,仍有50%的可采储量,这是油田挖潜的主要方向。当油藏进入高含水期时,剩余油已呈高度分散状态,多分布于各砂体的边界部位、未动用的低渗透薄层以及表外储层,此时油藏平面差异性对开发的影响已经突出成为主要矛盾,靠原来的井网已难以采出这些分散的剩余油,需要进一步加密调整井网。井网加密是在原有井网的基础上增加调整井以减小油藏平面差异性对油田开发的影响。而井网调整后注采井间的流场会发生改变,流体流动规律变得更加复杂。流线模拟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流体的流动状态,形象、直观的反映注采井的流动耦合关系,可用于研究井网的泄油面积,确定剩余富集区[1-3]。目前对于流线研究与描述的研究方法有电传导实验法[4,5]、流线油藏工程法[6-8]、流线数模拟法[9-12]等。以反九点井网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油藏井网调整模式,考虑实际油藏井网的调整模式、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三维大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