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旌阳区:推行“面对面+四必谈”工作机制提升案件审理质效文陈春林近日,在德阳市旌阳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案件审理人员张咏琪正在对东湖街道纪工委办理的游军案审理卷宗进行逐页编号、装订成册、整理归档,该案件从立案调查到移送审理仅用了14天,而案件查办效率提升得益于“面对面+四必谈”工作机制的建立。据悉,为补齐案件查办人手少、案件办理质量不高等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短板弱项,旌阳区纪委监委创新建立“面对面+四必谈”机制,即必与被审查调查人家属面对面谈家风、必与联系指导室面对面谈质量、必与案发单位面对面谈治理、必与司法机关面对面谈证据。该项机制的建立有效推动了案件审理质量的提升,继而释放办案的治理效应。建立有效机制消除工作“痛点”据旌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易伟介绍,过去,该区纪委监委审理案件,存在重审理过程、轻预防治理的现象,未能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治理一域的效应,制约着案件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如何消除“痛点”,做细做深做实案件审理的“通篇”文章,实现质量全提升、效果最大化?该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反思中找准短板、弱项,在探索中找准路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调整,于去年2月创新推出“面对面+四必谈”工作机制,让案件审理“强筋壮骨”,“无缝隙”推进教育、警示、防范和治理工作,消除“盲区”。“孟某某作为村党总支副书记和集体经济合作社监事长,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制度和合作社章程,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应当追究党纪责任……”“这样处理我们没有意见,今后我将经常提醒他按规矩办事,认真吸取教训。”前段时间,旌阳区和新镇英雄岭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监事长孟某某为图方便,在未经集体研究决策的情况下,擅自将合作社承揽的道路边坡修建工程转包给他人,违反议事决策程序,被和新镇纪委立案审查,最终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本人和家属对处分表示认可。在开展审理谈话时,案件审理组同步邀请被审查调查人家属参与,听取被审查调查人及其家属对违纪违法行为的认识和对被给予处理的意见,在核对违纪违法事实、听取意见的同时进行家风教育宣传。不只是与家属面对面谈家风,紧扣监督、查案、治理一体推进的思路,该区纪委监委还强调与联系指导纪检监察室面对面谈质量,对案件查办是否规范、定性处理是否恰当等进行提前沟通。与司法机关面对面谈证据,做好案件商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移送审查起诉和退补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