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改变命运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本科是学习经济学的,可以说没有一点法律方面的学习。2008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帮家里做事。去年十月份突然想再回学校学习一阵,由于没有自信可以在3个月之内考好数学,因此决定避开。在选择其他专业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法硕。当时两天时间自己一点点在这个网站上收集资料,知道了指南、分析是什么,知道了四件套,啃了很多前辈的学习经验,然后开始复习。在10月底考研报名截止前,最终决定报考北大。当时自己只复习了10天,但是分析了以往北大的初试分数线,360左右,觉得政治英语各70分保底,专业课拿下220分就可以上线,觉得自己应该有八成以上把握,所以拼了。当时爸爸和哥哥还是不太支持的,因为他们觉得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希望我既然考试就要最好有绝对把握,当时自己也犹豫了一阵子,在清华、厦大之间衡量(因为厦大的金融学很强,再加上学校很美,本科时曾经很喜欢)。最后还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北大梦想,决定拼一次。我印象的很清楚,我开始复习的那一天是10月20号,那天书才寄到。由此开始了80天的复习。复习的经验下边我会分科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算是回馈论坛了,虽然我不经常上论坛,但是在做老妖精的1000题和10套题的时候在这里发了帖子请教大家一些疑惑,所以还是很感激的。(一)政治的复习我的政治考了85分,很满意这个分数了。由于我高中学的是文科,所以虽然具体的政治理论没什么印象,但是脑子里大概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对于马克思理论各个部分有所印象。所以对于政治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有时当天的专业课任务完成不了甚至无暇顾及,但是总的来说大概一天1个小时。我当时的计划是:10.20—11月第一遍政治阅读时间熟悉分析配套做任汝芬的序列二客观题这个阶段,我每天阅读20页左右,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考试分析的熟悉,理解知识点,力求在脑子里对知识点有初步的印象。现在看来这一步很重要,在做真题后我发现,客观题的出题往往很有逻辑,大部分题的错误答案可以凭借常识来判断,但还有一部分较难的题答案就需要你对知识点的通透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在阅读完教材后,我会做序列二的相关客观习题,加深对教材零碎知识点的进一步记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序列二上的客观习题实际上出的并不是很好,考试是绝对不会出现类似的原题。它只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且相当之重复,因此题量非常大。而且中间有一部分题,主要是哲学方面,到现在我也不求甚解,绝对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