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2023年第26期(总第366期)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国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内容之一,相较于习作、语言交际、阅读等板块,看图写话兼具趣味性与实践性,既可以利用生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观察与思考,促使学生展开联想,也可以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让学生初步尝试书面表达,为今后的读写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可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提供支持。一、看图写话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分布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大板块,其中说与写、读与写常常相伴出现。从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内容的编排情况可以发现,进入二年级之后,写话训练的次数明显增加。在二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内,写话训练一共出现7次,其中2次是看图写话训练。由此可见,进入二年级之后,小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侧重愈发明显,且逐渐从“说与写”阶段进入到“读与写”阶段。一般来说,看图写话,是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出发的。学生参与看图写话,首先需要在观察中分别了解图片的主角、场景、故事情节等。相较于普通的写话训练,看图写话是一种基本的读写形式,要求学生观察、阅读图片,从图片中获取信息;之后展开想象,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与想象进行表达。二、小学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导向看图写话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板块,也是引领学生逐渐形成读写思维,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而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应当具备明确的育人导向与目标导向。(一)育人导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了语文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思维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看图写话教学时,应当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关注,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导向。在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促使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展开联想,而不是停留在图片画面上[1]。“接下来”就意味着学生的思考是有根据的,是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分析与联想的。这样的思考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能够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引领,一方面要根据看图写话的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另一方面要支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