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本期关注看“能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力军”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刘艳梅立秋过后,天气逐渐�爽。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二龙村“核桃+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内,大片大片缀满果实的核桃树苍翠挺立。望着即将上市的新鲜核桃,“80后”陈智天心生喜悦。返乡创业的8年时间里,陈智天无数次来到这片核桃园。从荒山到满山硕果,陈智天将自己的青春融人乡村振兴浪潮中,带着当地百姓在希望的田野上逐梦前行。推动乡村振兴,乡村“能人”队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元市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青年、土专家等各类“能人”有情怀、实力强、门路广的优势特点,带动村企联合、村村抱团,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优政策引“能人”回乡创业2015年,34岁的陈智天放弃在海外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国创业。为何会做出“下乡创业”的决定?“国内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昌盛,给年轻一代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也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如今,成立了公司并担任剑阁县果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理事长的陈智天,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2015年8月,陈智天在剑阁县考察时发现:剑阁县二龙村有大片平地,且土壤疏松、肥沃、湿润,非常适合规模化种植核桃。“留学生返乡创业,每亩地可以资助600元,并提供100亩地来做农产品加工生产用房”在详细了解剑阁县的扶持政策后,陈智天更加心动。和家人商量后,陈智天当即决定与剑阁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在剑阁县发展3万亩核桃产业。为带动农户共同发展,2016年9月,陈智天与二龙村107户村民组建合作社,开垦改造荒地和低产低效林共3880亩,标准化栽植核桃10万余株。在陈智天带领下,合作社尝试“核桃+中药材”的套种模式,围绕“核桃+中药材、休闲旅游、森林康养”融合发展模式,推行“园区+企业+小业主+小农户”经营模式,带领小业主、小农户抱团发展。“核桃就是我们村的‘致富果’!”如今,在合作社务工的二龙村村民龚仕成年收人能达5万元,收人稳定,生活安定。在广元,像陈智天这样的返乡创业“能人”还有很多。当地政府通过健全完善返乡创业政策体系、搭建创业平台、提供指导服务等,引导返乡创业“能人”参与农业产业项目,让其成为带动乡村走上振兴的“生力军”。重培育让乡土能人“破土飘香”和陈智天不同,今年56岁的母永禄是一名“梨乡刀儿客”(从事果树嫁接的能手)。他不仅是广元市苍溪县彭店乡远近知名的劳务经纪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