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平台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的多重驱动路径研究沈占波,李昂(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收稿日期:2022-04-24修回日期:2022-07-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GL132)作者简介:沈占波(1974—),男,河北赵县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价值共创与创新管理;李昂(1997—),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平台型组织与创新管理。摘要:伴随知识经济不断演化,确保平台始终保持活跃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用户规模成为企业建设开放式创新平台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核心参与者作为平台中具有吸聚力的用户群体,探究其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平台整体用户活跃度、推进平台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得到产生高水平知识共享行为的4条组态路径和导致低水平知识共享行为的两条组态路径。经过组态分析与前因条件对比,发现影响高/低水平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具有非对称性;无论是高水平知识共享行为还是低水平知识共享行为,开放式创新平台中的核心参与者都受到个人与环境两个层面多因素的协同影响,证明知识共享行为是多重前因并发影响下的复杂现象。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平台;知识共享行为;核心参与者;定性比较分析DOI:10.6049/kjjbydc.202204072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中图分类号:F2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23)21-0118-110引言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将创新作为驱动自身发展的根本力量。与此同时,用户需求个性化特征日益显著,任何企业均难以完全依靠自身资源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Chesbrough[1]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指出在开发新技术时,企业应同步利用内外部知识以激发创新理念。随着该概念的不断发展,开放式创新平台应运而生,通过该平台有助于实现企业与用户间更好的实时沟通与交流[2],帮助企业从不同层次消费群体中获取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如用户需求与消费习惯、消费动机与购买行为等。在创新实践中,虽然大量企业力图通过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以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然而普遍面临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但活跃度与贡献度参差不齐的困境,直接影响企业在平台中的知识获取效率。为提高开放式创新平台效率,相关学者对平台用户知识共享行为进行探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现有研究多是泛泛研究用户知识共享,没有对用户进行分类;将用户进行分类研究的文献也主要聚焦在领先用户上。实际中,平台用户群体较复杂,不加区分地进行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研究,结论易相互矛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