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2023年第16期每周文摘·养老周刊·16·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诊断上的应用姜惠鄢雪敏吕娇(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500)【摘要】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分两组行区别临床检查,参照组行常规血常规临床检查,研究组行PCR技术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分析,统计并对比区别检查后的临床疾病诊断准确率,分析其差异性。结果:研究组共确诊48例;参照组共确诊40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分子生物学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上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建议临床广泛使用。【关键词】心血管疾病;PCR;分子生物学;诊断效果【中图分类号】R714.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2097-2644(2023)16-0016-03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因为会影响到患者脑部以及心脏部位的功能,所以在发病时会比较急,如果在发病后没有及时就医或者没有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就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引发死亡率高的现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利用体外扩增技术检测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病原体的DNA或RNA的测试[1]。它还可以用于肿瘤和遗传疾病的诊断和筛查。使用PCR可以早期、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式检测传染性病原体[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00例我院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分两组行区别临床检查。研究组:男30例、女性20例,年龄26~60岁、平均(43.14±2.36)岁;参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6~64岁、平均(45.34±2.25)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1.2方法1.2.1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血常规检查:采集患者静脉血送检,行血常规检查,检查后将获得结果交由科室主任处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作为诊断依据。血常规是指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形态学、计数、分类和测量等多个方面,可以反映人体的一些基本生理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血常规在诊断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主要依据和观测指标:(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3]。心血管疾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常常显著增加,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上升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心肌梗死后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起机体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