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9期(总第338期)学习与探索Study&ExplorationNo.9ꎬ2023Serial.No.338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九一八事变创伤叙事文本考论———以平顶山惨案为中心高翔(辽宁社会科学院ꎬ沈阳110031)摘要:平顶山惨案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大规模屠杀中国平民的起点ꎮ惨案发生后ꎬ日本侵略者实施新闻封锁ꎬ直到两个月后ꎬ真相才得以在«北平晨报»«新闻报»«大公报»«申报»等陆续、全面披露ꎮ与这些报道相对应的是ꎬ作为九一八国难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以平顶山惨案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大量涌现ꎮ对有关这一事件创伤叙事文本做新的发掘和考论ꎬ无疑丰富了中国现代国难文学及其研究ꎻ作品表现出与奥斯维辛屠杀叙事文本的关联性ꎬ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品位和精神气度ꎮ关键词:九一八事变ꎻ平顶山惨案ꎻ创伤叙事ꎻ国难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3)09-0149-09①据统计ꎬ平顶山惨案罹难者总计3271人ꎮ参见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会编:«伪满洲国的真相———中日学者共同研究»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ꎬ第59页ꎻ佟达:«平顶山惨案»ꎬ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ꎬ第166、371、423页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九一八国难文学文献集成与研究”(14ZDB081)作者简介:高翔ꎬ辽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ꎮ一般就受创主体而论ꎬ创伤具有明显的突发性、被侵性和暴力特征ꎻ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ꎬ它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ꎬ这就是九一八事变ꎮ它包含战争、屠杀等多重义项ꎬ通过创伤记忆碎片的集聚ꎬ进而形成了一种集体创伤、种族创伤乃至文化创伤ꎮ创伤叙事被定义为“不仅包括创伤性事件的历史及文学表现ꎬ而且还包括见证创伤历史的证词及电影等表现形式”[1]ꎮ广义上ꎬ纪实性的通讯报道等亦属其中ꎮ由九一八事变连锁而来ꎬ发生在1932年9月16日抚顺的日军悍然杀害平顶山、栗子沟、千金堡三千余村民的屠村事件消息ꎬ最早便是经媒体披露的ꎮ但由于日军的焚尸和新闻封锁ꎬ相关报道还是滞后的ꎮ①时为日本驻奉天领事馆领事森岛守人在后来的回忆中承认:“由于禁止新闻报道而未能公诸于世的ꎬ还有昭和7年(1932年)10月ꎬ在抚顺发生的一起惨绝人寰的对满洲妇女儿童的大屠杀事件ꎮ”[2]86抚顺平顶山惨案被视为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