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聋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分析及建议摘要:以我国中部地区K市特殊教育学校九年级聋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文本分析法研究九年级聋生数学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间转换能力水平,文章发现:九年级聋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发展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间、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间、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间的转换,主要受到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载体的影响。文章建议教师从教学语言、教学方法、能力训练等方面培养聋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关键词:九年级;聋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3)04-0044-05(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一、问题提出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抽象程度分为抽象性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根据表达形式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1]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直接影响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据此,将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定义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表达形式之间的转换能力,包括理解、表达和运用。如:文字语言描述两条直线相互平行,转换为符号语言是a//b,转换为图形语言是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语言教育应贯穿于聋校数学教学的始终。数学本身具有独特的语言体系,有‘文字兼数字与符号的结构’,要求教师教学语言简练规范,具有条理性,同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多为聋生提供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机会,克服数学语言的理解、表达和转换障碍。”[2]目前对聋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研究多聚焦于聋生发展障碍、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数学成绩的作用。重思辨分析、轻实证性研究,较多根据已有经验或聋生特点得出相对固定的结论,鲜有结合具体课堂教学记录、视频等经验资料对师生上课情况进行分析,很少通过分析试卷或设计题目对聋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进行测验等方式开展。通过调查K市特殊教育学校九年级聋生数学作业、试卷及试题,分析其语言转换能力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聋校数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促进聋生思维发展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魏雪寒张琳珠∗∗∗第43卷第4期绥化学院学报2023年4月Vol.43No.4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Apr.2023收稿日期:2023-01-13作者简介:魏雪寒(1988-),女,河南商丘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