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167文化语言视域下中日茶品命名对比研究*陈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410008)【摘要】中日语言中的茶类词汇是中日两国茶文化发展与交流的产物,其中茶名是传达成茶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各国茶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建设的“中日韩三国茶类词汇语料库”,从两国茶名词汇存有量、类属要素进行计量与整理,考察中日两种语言在茶类命名上呈现的倾向与理据,进而从文化语言学与命名学视域下探寻中日“茶名”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及其成因。【关键词】文化语言学、茶品名、命名、中日对比一、引言文化多元化的兴起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对各民族文化间的共性与个性给予广泛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施晖、宋晔辉,2023)。茶是中日两国历史上思想文化交流重要的管道,茶饮的实用性与其强大的文化张力贯穿了整个茶叶发展历史。茶名作为茶文化身份的内核,不仅直观的体现茶叶的物理属性,同时也负载着两国人民生活方式、社会风俗、宗教信仰、道德品质以及思想价值观等内容,是探索国别之间茶文化交流影响的重要抓手,在世界茶叶贸易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前期研究中以东亚地区中日韩三国的“茶类词汇”建立了“中日韩茶类词汇语料库”,进行了三语中茶类词汇的定量统计与初步对比分析。我们明确了这些语汇的语言学与社会学价值,并给后续进行茶类词汇相关的历时与共时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陈娟、陈小法,2023)。中日两国均存在丰富的“茶名”词汇,如汉语里有“蜡面茶”“银芽茶”“文君绿茶”,日语中的茶名虽大多用汉字表记,但我们仍能从字面上看到可深入探究语源的茶名。国内外关于茶类词汇中也有一部分将“茶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多侧重于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在茶名溯源的相关文献中,研究对象一般仅集中在汉语个别茶名词汇在历史文献中的释考,综合而言从计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命名学等角度对中日茶名命名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目前还很少。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我们将本文的研究对象限定为两国“绿茶”茶名词汇,绿茶分别是两国产量最高、饮用最广的一种茶类①,绿茶类的茶名词汇深入到了诗词、绘画、书法、医学等诸多领域,是两国物质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负载体。我们基于建立中日茶名小型封闭语料库,从词汇存有量、茶名类属要素进行整理,从认知角度考察两国的命名机制,从语用功能等角度探究两国的共性与个性,并讨论两国在茶类命名上体现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