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生事业管理第34卷第10期2023年10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劳动力也呈现出老龄化趋势,有数据显示近10年中,45岁-64岁年龄组的劳动力在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中的比例由2011年的33.74%上升到2019年的41.35%[1],而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开始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人口趋势变化带来大转折,使得人口红利带来的“甜头”逐渐变“酸”。如果单纯地延长劳动年龄,不足以解决劳动力不足和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以60岁退休来说,这一人群中仍有身体素质良好且劳动能力强的人士,这对社会来说仍具有巨大的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已不再是个体职业或劳动生涯的结束,现实中大量退休人员呈现出一种“退而不休”的状态,以各种形式再返回到工作或服务岗位上。本文对退休人员返岗路径进行探析。1方法本文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内退休返岗的36名退休人员为研究对象,归纳出医院退休人员再次返回工作岗位的形成路径并进行分析讨论。2结果退休人员返岗路径是指个人退休后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上的一种途径。研究显示,退休返岗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与差异化的格局,从而也恰恰反映出了返岗的弹性化。返岗类型弹性化表现在聘任关系路径的弹性和工作岗位路径的弹性。2010年-2021年,该医院退休职工返回的岗位有临床岗位、后勤岗位、医技岗位、科室辅助岗位、管理岗位、教学岗位、志愿服务岗位7种岗位,这些退休职工包含了医生、护士、技师、管理和后勤人员。2.1聘任关系路径的弹性化表现聘任关系路径是指个人在退休后返回单位参与劳动或服务的一种聘任关系途径。按照返岗人员是否获得薪酬,可将聘任关系路径分为有薪酬的劳动关系和无薪酬的服务关系。有薪酬的劳动关系包括单位返聘、劳务协议、部门自聘、自主创业;无薪酬的服务关系是指志愿服务。2.1.1有薪酬的劳动关系。(1)退休返聘。退休返聘是指企事业单位职工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通过签订合同,继续作为人力资源存在的行为或状态[2]。退休人员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在医疗领域,一些医老龄化背景下公立医院退休人员返岗路径探析△霍光研1,龚志文2*(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北京100053,2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83)[摘要]目的:调查公立医院退休人员返岗现状,探讨退休群体参与社会工作的价值,为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