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24.1•学术军校大学语文培塑军魂意识的探索与实践(陆军工程大学基础部,江苏南京211101)◆课程思政欧阳群英凤轶群摘要:军校大学语文应将军魂意识培塑作为学员人文素养培育的着力点之一,通过思政渗透,培塑学员高尚的情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诗经·小雅·采薇》的鉴赏教学为例,探索军校大学语文培塑军魂意识的具体策略。关键词:《采薇》军魂意识爱国精神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24)01-0013-03DOI:10.13525/j.cnki.bclt.202401003基金项目:陆军工程大学基础部2022年励志基金项目“军校大学语文培塑家国情怀的探索与实践”(编号:JBLZJJ2212)。作者简介:欧阳群英(1991—),女,湖南永州人,硕士,陆军工程大学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凤轶群(1987—),女,安徽芜湖人,硕士,陆军工程大学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以《诗经·小雅·采薇》鉴赏为例2024年1月语文教学通讯Jan.,2024第1290卷第1期BulletinofChineseLanguageTeachingVol.1290No.1一支军队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军魂。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铸魂”与“蛀魂”的较量日趋尖锐。军队统编《大学语文·作品选读》教材中收录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本,对培塑学员的军魂意识和战斗精神具有天然的优势。教材收录了《诗经》的《小雅·采薇》这首征戍诗,本文将以这首诗的鉴赏教学为例,探讨军校大学语文培塑军魂意识的具体策略。一、收拢思政元素,精准设计学习目标“征”意为征战、征伐,“戍”意为戍守边疆。[1]在《诗经》大量的征戍题材作品中,《小雅·采薇》以其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受到人们重视。但由于时代变迁,再加上诗歌本身的特点,使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写作意旨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因而在学习目标的设置上,需要精准对应学员需求和文本意蕴,“收拢”思政元素。《小雅·采薇》的主旨大致有五种:遣戍役说、悯战士之劳说、劳师说、叙戍役还归说、怨戍役说[2]。根据诗歌内容情感以及其他历史记载的考证来看,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毛诗序》提出的“遣戍役说”,认为这首诗是将士戍役归家之作,记载的是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历史。《小雅·采薇》是戍卒对其征戍生活全过程的深度思考下的血泪之作,它有着对生命价值和战争本质的深层次思考。因而在文本各层次的叙述中,不仅仅是内容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