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2022年10月25日,河北师范大学将迎来120周年华诞。河北师范大学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中有老一辈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等,有著名爱国主义学者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两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贺泓等,也有体育界精英许绍发、蔡振华等。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是我校著名校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6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文学院是河北师范大学核心学院之一。学院前身是1929年由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李何林先生等创建的河北省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一大批著名学者如李何林、冯沅君、李霁野、赵荫棠、齐佩瑢、朱星、孙崇义、公兰谷、冯健男、朱泽吉、常林炎、夏传才、王学奇和著名作家如曹禺、萧乾、孙犁等都曾在本学院任教,为学院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1996年5月,原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和河北教育学院中文系合并组建新的河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1年6月,成立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早在1960年,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学院获中国古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批中国古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二级博士学科学位授权点,同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09年,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获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16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河北省政府“双一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档,在148所参评高校中占据前20%~30%。2019年,学院入选全国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是河北省唯一入选院系,同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博士学位招生资格。《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是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2007年。原名《燕赵学术》,2015年更名《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为了庆祝河北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本刊在文学院校友中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