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troleumEngineering石油工程靖边油田中山涧下组合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张伟张道亮代嘉霖杨维陈涛宋娜娜杨蒙张宇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延安716000摘要通过钻井、测井、岩心及试油等大量资料对靖边油田中山涧油区进行了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发现靖边油田中山涧油区下组合长7、长8油藏形成于长73和长82两个油层亚组,长73油藏特征为烃源岩厚度达到4m,单砂体厚度达到9m,孔隙度平均值达到10%,含油饱和度达到45%;长82油藏特征为烃源岩厚度达到7m,单砂体厚度达到14m,孔隙度平均值达到10%,含油饱和度达到40%。油藏主要受到烃源岩分布、沉积相带及源储盖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控制,其中研究区下组合长7、长8油层处于湖盆边缘地带,烃源岩厚度不均一,连续性差;沉积相带与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着储层物性的发育情况,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厚,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有利于成藏;区内的盖层在中西部地区发育较好,单层最厚可达28m。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山涧烃源岩分布油藏特征油藏主控因素中图分类号TE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323(2023)06-0159-03靖边油田中山涧油区的主力生产层位为侏罗系延安组,随着中山涧延安组的不断开发,油藏的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因该地区需要新的接替层位,故对三叠系延长组下组合长7、长8两个油层组进行成藏条件分析,找寻下组合成藏规律,为后续中山涧油区下组合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近年来,在中山涧油区钻至下组合层位的共有数十口井,其中10口为工业油流井,主要分布在长73、长82两个油层组,长71、长7以及长81三个亚层尚未见工业油流。1地质背景及特征1.1构造背景研究区靖边油田中山涧油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西南部,面积203.56km²。研究区的构造面貌与区域构造特征基本一致[-4]。长7、长8各亚油层组的顶面构造形态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单斜构造,海拔高差100m左右,地层倾角小,发育有多个鼻状构造。文中采用标志层控制、沉积旋回,测井曲线特征识别等多种方法将长7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亚油层组,分别为长73、长72、长71;将长8自下而上划分为两个亚油层组,分别为长82、长81。1.2沉积微相前人研究认为[5],靖边油田中山涧油区延长组长7、长8油层组均远离生烃中心,处于湖盆边缘。通过对长7、长8的岩心分析,总结研究区的测井相模式:长8、长7沉积时期,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测井曲线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1.3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