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教练员专访14CHINESESPORTSCOACHES2019年4月14日,在德国科隆举办的国际拳击邀请赛上,贵州省体工大队运动员杨成宇力克各路高手,为中国队夺得女子64kg级金牌。赛后她激动地抱住教练刘涛,正是刘教练严苛要求她同时训练正反架技术,才使她在比赛中熟练换架,最终赢得冠军。这场比赛令刘涛教练记忆犹新,也是对他秉承多年的执教理念的最好诠释。1转型:兢兢业业刘涛1977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海子街镇。1992年开始走上拳击之路,他的执教理念深受运动员时期拳击风格的影响,扎扎实实,追求全面。运动员期间,刘涛多次获得洲际和全国冠军:2000年获非洲联洲赛男子拳击51kg级冠军;2001年获亚洲联洲赛男子54kg级亚军;2002年获得全国男子拳王争霸赛51kg级“拳王”称号;2003年获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54kg级冠军;等等。2006年,刘涛退役,之后便执起教鞭,转型初期工作并不顺利,但他的坚持和付出最终换来光闪闪的奖牌。2007年底,刘涛意外受伤,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需要拄双拐才能走路。医生建议他长期休养,但刘涛心系运动员,坚持拄拐前往训练场。运动员被刘涛兢兢业业的精神所感动,训练时更加投入与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涛陆续培养出多位全国拳击冠军,如杨成宇、常勇、李倩、谷红等。2选材:慧眼识珠运动选材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和巨大发展潜能的少年儿童参加运动训练,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成才率。作为中国传统拳击强省,贵州培养出了邹市明、杨成宇等拳击世界冠军,对拳击运动员选材,贵州拳击队形成一套包括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指标在内的较为成熟、科学的评价体系。就选材而言,刘涛一方面看重选手的“硬件”,另一方面则重视选手的“软件”。在观摩贵州省拳击锦标赛时,他更看重选手临场展现的精神状态和判断能力,而不是一场比赛的胜负,如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做出的反击、退步出拳或假动作等。如果运动员临场效果不错,待调到省队集训时进一步对其灵敏、协调、速度、力量、反应及意志品质等进行综合评测。张果是刘涛的得意门生,起初张果身材瘦小,很多人不看好他,但刘涛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高矮胖瘦都有对应的打法。张果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敏捷和灵性吸引了刘涛,也成为刘涛选中他的主要原因。后者不负众望,在2019年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获得男子拳击52kg级金牌,实现贵州拳击在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刘涛表示,如果将身体硬件作为决定标准去选拔,张果很可能会落选,从而错失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