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创新┃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120·2023年第18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3)18-0120-03近40年高邮湖水体面积变化监测与时空分析王晨1,2,钱鑫3,谢宏全4(1.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7;2.江苏华东地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7;3.江苏江之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432;4.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以高邮湖近40年来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MNDWI指数法提取了1984—2020年高邮湖水体面积,并对水体面积时空变化与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邮湖水体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1984—2020年内水体面积减小了2.0007km2,湖泊动态变化率为﹣0.008。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均对高邮湖变化造成影响,湖泊水体面积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相关性较显著,其中人类活动是影响湖泊水体面积的重要因素,并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关键词:水体提取;动态变化率;时空分析;演变机制中图分类号:P237文献标志码:ADOI:10.15913/j.cnki.kjycx.2023.18.035湖泊生态系统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形成和发展对全球气候有显著影响,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1]。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水环境恶化以及水资源枯竭等状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2-3]。很多学者开始利用光学遥感影像数据和卫星测高数据分别获取湖泊的面积变化和水位变化,进而使用水量平衡模型来估算湖泊水量变化[4]。如张国庆[5]利用Landsat数据和ICESat数据,对中国最大的10个湖泊的面积、水位和体积变化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了3个代表性湖泊,利用流域内的气象数据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朱长明[6]利用Landsat、CBERS卫星遥感影像得到的面积和ICESat测高卫星得到的水位估算了1972—2010年博斯腾湖的水量变化,并利用流域的气象站数据和湖区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人类活动用水数据分析了博斯腾湖近40年来的变化原因。岳辉等[7]利用Landsat数据提取湖泊面积,并基于ICESat和Hydroweb数据提取水位,将两者结合得到了1975—2015年太湖的水体积变化,研究发现入湖水量的增加、年降雨量和年蒸发量的变化及政府“退地还湖”政策是太湖发生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1数据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高邮湖(32°42'N—33°10'N,119°06'E—119°25'E)地处江苏省扬州市、淮河下游地区,是淮河水入江的必经之路[8],湖泊表面水体面积达到760.67km2。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