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5期(总第46期)96媒介实务PRACTICES教材出版是指为了各级各类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所进行的相关出版活动。中国本土的教材出版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本土的教材出版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在教材出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之中就包括了与科学传播有关的问题。所谓“科学传播”,指的是“科学信息生产者(科学共同体、科学爱好者、科普作家)、媒体、政府和普通公众等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平台,对包括科学内容、方法、思想,以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在内的科学信息进行双向和多向交流的过程”,①作为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与科学传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乃是开展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这样的“平台”倘若出了问题,极有可能会影响到科学传播乃至科教兴国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教材出版过程中存在的科学传播问题(一)“以讹传讹”问题所谓“以讹传讹”,就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向相关传播对象传播错误的信息。在信息传输手段并不发达的古代,这种“以讹传讹”的危害性并不是很大,因为当时还缺少信息传播的“放大器”。这里所说的信息传播的“放大器”,指的就是相关的传播媒介,而作为教育出版物的教材正是这种信息传播的“放大器”。②“以讹传讹”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教育出版的相关行为主体并非是错误的始作俑者,而是从别人那里获取到错误信息之后,再通过自己的传播平台(教材)传播给特定的传播对象;二是教育出版的相关行为主体缺乏特殊领域专家型人员,在编辑教材时需要延请专家进行把关,一些所谓的“专【内容摘要】教材出版与科学传播具有密切的关系,它关系到教育与文化的传播和文明与精神的传承,应引发社会各界应有的关注。本文指出了教材出版过程中存在的科学传播方面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机构及相关行为主体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教材出版;科学传播;问题;对策建议张涵教材出版与科学传播家”会从中炮制一些不准确的言论,然后通过教育出版物传播出去。上述两种情况危害性都是非常大的。(二)“图文不适”问题所谓“图文不适”问题,就是教材出版中所使用的图片与相关文字之间搭配得不合适,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