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卷第1期2024年2月文章编号:1000-4939(2024)01-0001-24理事及其他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多个英文SCI期刊和《水电能源科学》《应用力学学报》等中文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主要从事新型绿色水工材料及其结构性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ESI热点和高被引论文14篇,出版专著8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应用力学学报ChineseJournalofAppliedMechanics专家介绍张鹏,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水工结构与材料研究所所长、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曾荣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水利英才、宝钢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土木工程分会Vol.41No.1Feb.2024地聚合物复合材料断裂性能研究进展韩旭,张鹏(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450001郑州)摘要:混凝土的断裂性能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研究裂缝在混凝土中的扩展规律,是分析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基础。具有非均质和非线性特性的混凝土是一种多相材料,在其内部存在大量初始裂缝,因此混凝土的断裂机理十分复杂,影响因素颇多。目前,普通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分析方法比较成熟,针对混凝土的非线性特性已经建立了两类模型:便于数值分析的缝面软化模型和便于解析计算的等效弹性裂缝模型。此外,地聚合物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久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因此,对于地聚合物复合材料(geopolymercomposite,GPC)的断裂性能研究是推广其工程应用的必要前提。地聚合物与普通混凝土具有相似的脆性,研究者们基于普通混凝土断裂力学的分析方法,开展了CPC断裂性能的研究。本综述梳理了混凝土断裂力学发展历程,概括了GPC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原材料组成、碱激发剂和纤维对GPC断裂性能的影响,并对GPC断裂性能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断裂力学;地聚合物复合材料;断裂性能;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志码:AD0I:10.11776/j.issn.1000-4939.2024.01.001收稿日期:2023-08-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o.51979251);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2300410018)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