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第44卷第3期Journalof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Edition)收稿日期:2023-11-17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May.2024Vol.44No.3打造海洋文化品牌的价值意蕴与行动路向以江苏盐城为例顾清,胡凌霞(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7)摘要:海洋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海洋强国、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动能。因地制宜打造新型海洋文化品牌,对实现海洋文化传统价值意蕴与新时代海洋发展理念的有机衔接,构建世界海洋发展新范式和海洋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以东部沿海城市盐城为例开展本土范式研究,从打造海洋文化品牌的价值意蕴出发,探索以打造海洋文化品牌推动海洋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坚持政府引导,完善推进机制;盘活文化资源,繁荣文创市场;推动“滨海文旅十”产业,拓展传播格局;强化数字赋能,促进文化推广。关键词:海洋文化品牌;海洋文明建设;价值意蕴;行动路向中图分类号:G122作者简介:顾清(1991一),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胡凌霞(1979一),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学、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0I: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24.0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24)03-0050-11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海洋文化是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标识的文化基因之一,是中华民族联通世界的重要纽带。黄渤海文化始于中华史前文明,源远流长,内涵深厚。立足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湿地城市等品牌基石,围绕塑造滨海城市的特色风貌,打造属地海洋文化品牌,依靠品牌效应带动海洋文化及关联产业的发展,是海洋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向海发展赋‘能'未来”的应然要求。一、学界关于海洋文化品牌的研究进展海洋文化作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板块,是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的关键一环,对树立中国海洋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学界对海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环境、海洋经济等方面,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不少学者运用不同视角与方法对海洋文化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就当前研究而言,一些学者从马克思海洋观人手展开研究,如王小龙2从世界、国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