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31期2023年第9期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策略研究(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哈密839000)摘要:基于当前工业机器人发展应用的市场概况,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提出从校企合作实践渠道的丰富、人才教学模式的优化以及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加强进行应用策略探讨,旨在为工业机器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建设策略及途径提供借鉴。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市场需求中图分类号:TP2420引言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指将经济关注重点移至保持稳定的结构性增长上,而非单纯地追求总量经济,GDP增长被视为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力模式的一部分,其特点是人均GDP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时代变迁更迭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和高效率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以质量和效率提升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加快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对于适应新常态下制造业发展趋势,提高制造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加强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质量和效果的探究是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要选择[1]。当前,对于工业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所配备的专业人员较多,缺少集成性人才,且在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中,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设置和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人才短缺,与市场发展需求之间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发展矛盾,难以为企业培养专业素质过关的应用技术性人才。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关乎重工业发展地区经济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加强其技术专业建设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1新常态下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概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正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其中尤以汽车、电子、机械加工等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具有自主感知环境的智能化机器人应用到生产领域中[]。同时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化程度也表现出明显的提升效果,故对应要求制造业应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快速调整,进而对机收稿日期:2023-04-15作者简介:庄志鑫(1991一),男,河北南宫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