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xkjcm.com2023年8月第14卷第16期京郊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位畅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要:《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提升,北京市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持续扩大。与北京市区相比,京郊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分析京郊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的服务供给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认可度偏低等困境,提出未来应通过采取加强服务供给、注重人才培养、完善基础设施、引导观念变革等对策破除其发展困境,以促进京郊农村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关键词:京郊农村;老龄化;养老服务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3)16-16-40引言《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41.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0.18%;比2020年增加11.7万人,北京市正式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1]。相较于2020年,北京市60岁以上人口比重持续提升,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北京市区相比,由于在居住方式、养老观念和设施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京郊农村老年人口面临的养老问题更为严重[2]。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调研社区养老服务时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3]党的二十大报告亦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养老服务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是当前养老服务的弱项和短板。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充分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破解京郊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困局,促进其养老服务业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1研究回顾随着北京市农村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学术界对京郊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李敏等[4]研究发现,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子女性别构成及子女经济条件等因素对于京郊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意愿选择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虽然居家养老仍然是当前京郊农村老人养老的主要方式,但有意愿选择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占比在稳步上升。李卓蓬等[5]针对北京市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