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7No.5Oct.2023第37卷第5期2023年10月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xiDa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收稿日期:2023-04-08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项目“层次与演变:成都话文白异读及其时空变异研究”(SC22B023)作者简介:贾海霞(1984-),女,山西柳林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汉语方言学、编辑出版学。晋语柳林话文白异读变异的语音分布格局贾海霞(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传统方言学研究文白异读现象,侧重于分析文读音的来源、借入单位与方式、动因与规模,文白异读的词语分布、语体色彩、系统性以及文白异读与新老派读音的区别等问题,从共时层面入手,结合柳林话文白异读变异的调查数据,分析柳林话文白异读变异的语音分布格局,观察文白竞争的起变原因、变异类型、变异特征、变异项之间的关联及其扩散过程,发现:文白异读是语言接触形成的语音交错现象,是一个共时语音系统中不同历史层次的语音随语境、语体和语用变化形成的词语异读现象。随着社会发展、交际需要和普通话推广,文白异读不仅在形式、内容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而且逐渐与变异现象关联起来。关键词:柳林话;文白异读;变异;语音分布格局中图分类号:H17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0882.2023.05.017变异性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语言变异现象无处不在。[1](P25)文白异读是语言接触形成的语音交错现象,是一个共时语音系统中不同历史层次的语音随语境、语体和语用变化而形成的词语异读现象;随着社会发展、交际需要和普通话推广,文白异读不仅在形式、内容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且逐渐与变异现象关联起来。[2]晋语柳林话的文白异读现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传承性,本文从共时层面入手,结合柳林话文白异读变异的调查数据,分析语音分布格局,观察文白竞争的起变原因、变异类型、变异特征、变异项之间的关联及其扩散过程,旨在探讨文白异读与语言变异的关系。一、调查概况(一)调查对象本文的调查点是山西省柳林县穆村镇,笔者在2017-2020年间音系调查、语言使用调查的基础上,筛选文白异读代表字进行语音变异专项调查。在穆村镇所辖的九个村委会抽取92名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访谈式问卷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92个。见表1。表1样本基本信息(n=92)变量样本(个)占比(%)性别男4447.8女4852.2年龄青(15~35岁)2931.5中(36~...